把酒店開在五金城里,別人都說她錯了。
不錯,她是錯了,開店不久之后她才知道,這里根本沒法跟市中心的酒吧比。但是,生意已經在做,投資已經無法收回,如果換成是您,怎么辦?難道只有關門嗎?
請看凌烈如何轉變劣勢為優(yōu)勢!
五金城偏居天津一隅,像一座城市最隱秘的港灣。28歲的凌烈決定在這里開酒吧的時候,家人都以為她瘋了。
“這個五金城,除了賣五金的,就是買五金的,你要賣酒,找錯地方了!”凌烈的父親做了一輩子的五金商人,他了解這里通體泛著金屬冷光,白天,做買賣的人群熙熙攘攘,夜幕降臨時,一切就歸于沉寂。
可是,凌烈認定了這就是商機。她和丈夫瞞著家人,把剛住了不到半年的婚房賣了,在五金城租了個1300平方米的場地。2008年8月8日,酒吧開業(yè)了。
五金城里開酒吧,這是獨一家的生意,然而一開張才知道,這恰恰是最大的劣勢。整個五金城缺乏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和娛樂氣氛,商人們不缺錢,缺的是熱鬧。凌烈特意選了奧運會開幕式那天開業(yè),結果,她眼睜睜看著商人們開著小轎車,魚貫去市中心酒吧聚會了。
市中心的酒吧,有最豪華的裝修,最擁擠的人群,最著名的駐場歌手,怎么跟人家比?凌烈苦苦思索。直到有一天,她被父親拉去天津五金商會,一進展廳,看到令人眼花繚亂的老五金物件,父親便忘乎所以了。凌烈突然靈機一動:像父親這樣的五金商人,跟五金打了一輩子交道,對五金是有感情的。
凌烈主動跟五金商會提出:愿意把自己的酒吧作為老五金物件的展覽館,保養(yǎng)費用由自己承擔,每個月再額外交一些租用費。很順利的,她把老五金物件“請”到了酒吧里:有民國時期的西洋式水龍頭、蓮蓬頭,有產于1961年的銅錘,也有50年前日本制造的度量尺子……這些工具反映出某個時期五金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也引起了那些五金商人內心的共鳴,很快,酒吧的人氣漸漸旺了起來。
凌烈的思路明確了。既然自己的主要顧客是五金商人,就將酒吧定位為“五金主題酒吧”。
為了突出“五金”這一主題,凌烈重新對酒吧進行了裝修。裝修后的酒吧,頭頂是縱橫交錯的水管、玻璃桌上擺著扳手螺絲刀、展示柜中列滿五金器具,就連洗手間的玻璃門板上都掛上了一把鐵鉗……韻律十足的音樂就穿梭在這些五金物件中,附近的五金商人們很快愛上了這里的獨特氛圍,經常聚集在此觥籌交錯,把酒言歡。
有了“五金酒吧”這一主題,商機也隨之不斷出現(xiàn)。一次,一位顧客因為囤積的螺釘賣不出去,來這里借酒澆愁。幾杯下肚,訴起苦來,恰好對桌的買家正在尋貨,一筆生意就在酒桌上談成了。顧客為了感謝凌烈,還給她送了個大紅包。
凌烈嗅到了其中的機會,酒吧中的顧客都是五金商人,其中必然有很多隱藏的生意機遇。于是,她在酒吧里專門辟出一面墻,免費粘貼商人們的名片,還特制了筆記本,記載一些供求信息。五金商人們在這里,既可以娛樂休閑,又能有意想不到的生意上的收獲!拔褰鹁瓢伞痹谖褰鸪堑拿麣庠絹碓巾懀坏菉蕵穲鏊,同時也是商人們的信息交流平臺。現(xiàn)在,五金城的商人們已經將“五金酒吧”當成這個市場的文化符號,成為他們與客戶談生意的首選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