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美容院老板的心目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不斷地把美容院生意做火、做大,建立起由自己主宰的美容王國,成為受世人矚目和敬仰的美的天使。然而,在前進的征途中,卻有很多的人"壯烈地犧牲"了。其中,有的人如曇花一現(xiàn)般地從所謂的"成功"者跌入失敗的深淵,而有的人還從未品嘗過成功的滋味,就成了美容大潮中的一朵永遠泛不起來的浪花。這是一種不幸、卻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之所以會產生這種不幸,實在是因為這些人沒有認識到美容院老板管理的誤區(qū),或沒能走出這些誤區(qū)。下面是筆者近年來對眾多美容老板培訓調查后所得出的結論,望廣大的美容同仁從中吸取教訓!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市場行情可謂是風云莫測,瞬息萬變。美容院老板之間的對抗就是爭奪戰(zhàn)機的對抗。無論什么樣的決策,其目標只有一個:花最小的代價,采取最可靠的行動,來獲取最大的效益。據(jù)筆者調查認為目前美容院老板在管理上的誤區(qū)有如下幾點:
1、重視治療,忽視護理。
祛斑是美容院最掙錢的治療項目。從八十年代的我國美容業(yè)起步,到二十一世紀的美容業(yè)競爭,"祛斑"始終都是熱門話題,從原始的"換膚祛斑"到現(xiàn)有的" 生物社斑",其產品實質是換湯不換藥,只是概念、理念上翻新了。據(jù)筆者所知,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祛斑產品能祛斑后不反彈的,因為斑的形成太復雜了,并不可以用簡單?quot;多巴"、"紫外線"、"內分泌"等幾個固有名詞能解釋的,它牽涉到病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門科學,并不是能靠幾個化妝品專家和教授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大氣層遭到破壞,使氣候變得反復無常;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使很多女性負擔加重;化學肥料的施用,使蔬菜的毒性增加等等,這些問題的形成,都與現(xiàn)代女性斑塊增多有關,所以美容要想在今天仍然通過祛斑贏得顧客是很難的,即使今年被您操紅了,三年后您也有被冷落的時候。所以,美容院老板要想在美容事業(yè)上有發(fā)展,最好走出偏愛祛斑的誤區(qū),走一條全方位、多項目護理的美容之路。
2、單純追趕時髦。
99年"電子減肥熱"席卷全國,很多生產減肥儀器的廠家紛紛掛起特許加盟的旗號,粉墨登場,廣告曰:"10天減肥5-25斤,減腹3-12寸,不節(jié)食,不反彈,無效退款"。于是,很多美容院在其代理商的操作之下,紛紛開始上減肥項目,結果一年不來,三分之二的美容院連本錢都沒有收回來就"并門大吉" 了。實際"電子減肥"并不是什么時髦的科學,早在八十年代,我國美容業(yè)剛起步時就有了,后因效果不佳被冷落了,現(xiàn)在的"電子減肥"與過去的功能沒有什么兩樣,減肥功效主要取決于減肥后必須喝一杯茶。這杯茶實際是泄藥,長期飽傷腦筋會帶來很多的副作用。名為"電子減肥",實為泄藥減肥。聰明的美容老板都知道,減肥本身就是一種誤區(qū),顧客不節(jié)食是不可能長期減肥的,即使靠泄藥減肥,過一段還是會反彈的。所以,美容院老板要想在美容事業(yè)上求發(fā)展,千萬不要只追趕時髦,要重視大眾普遍關注的保養(yǎng)、護理項目,這樣,才能使美容院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3、強調檔次性,忘記特色性。
現(xiàn)在的美容院檔次越來越高,大家都在攀比,好象誰的裝璜好,誰的項目多,誰的收入就高。其實不然,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了細分化的市場,特色服務才是美容院發(fā)展的方向。比如紋眉,有的美容院櫥窗上貼著很大的廣告:“專業(yè)紋眉”,其實,從開業(yè)到倒閉,沒有一個紋眉顧客;有的美容院廣告牌上寫著:“十分鐘成型雙眼皮”,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服務項目,如有顧客來做她就介紹一下,從中拿些手續(xù)費,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美容院的檔次。實際上,廣告做多了,項目標多了,只能是讓顧客感覺到魚龍混珠,舉步艱難。美容院做的是回頭客生意,如果只憑檔次和繁多的項目來吸引顧客是不會長久的。所以,美容院老板在決策上要注意特色把握,如:“女士專業(yè)美容院”、“中醫(yī)理療美容院”、“專業(yè)護膚美容院”、“自然紋眉美容院”、“專業(yè)化妝指導院”等等,以最小的“切入點”進入市場,以最具特色的服務來帶動其它服務項目。
偏愛場面性,沉湎小圈子。美容院應該搞多大?怎樣的美容院才有氣派?這是很多小有成就的美容院老板所追求的目標。我覺得,美容院的最佳床位應該是8-10張,如果超過10張床位就應該考慮開一個分店,也就是特色店,從原來總店分離出去,在特色上下功夫。有人說:“分店難管理,無法照看”,其實這也是一種誤區(qū),在下面一節(jié)里我們將作詳細解剖。美容院不是飯店,它是靠方便來吸引顧客的。北京新紅妝女子俱樂部倒閉就是一個教訓。場面可以吸引人,但人很多的時候我們很難服務到位;如果場面大,而顧客少,又缺少氣氛,服務起來又沒勁。假如我們化整為零,責任到人,將美容院辦到顧客的家門口,就是一個美容院里只有兩位顧客也不會顯得冷冷清清。美容院老板偏愛場面性,并不是大企業(yè)家的風度,而是沉湎于小圈子。他是怕美容小姐不言聽計從,不按老板說明的意思辦。實際上,大老板管的人很少,而小老板管的人很多,一心想管人多的老板是不會有發(fā)展前途的。
管理是經(jīng)由他人來完成的工作,如果一個美容院老板自己動手,做美容、收費、購產品,她只能算是一個單獨的生產者,因為她只善于發(fā)揮個人的力量,而不是善于發(fā)展眾多美容師的力量。說白了,她是“自己替自己”打工的。有的美容院老板說:“不!我們是科學化管理,很多表格都是和大企業(yè)的管理相似的,量化基準,獎勤罰懶,超額加薪,能者多得……”,這些方法很多美容院老板都用過了,但成功率僅為10%。我不是想詆毀“科學管理”,我是說美容院管理應該看清特殊性,講究藝術性,突破傳統(tǒng)性,強調靈活性。
4、事必躬親
很多美容院老板整天圍著美容院團團轉,什么接待顧客、藥品調配、收款支出、考勤考核、技術指導等,她一包承攬。這樣做,看上去效率很高,并且避免了顧客的流失和資金的浪費,實際上是烏龜吃面條——自己把脖子繞,不但對美容院發(fā)展不利,而且把自己搞得吃苦受累,毫無作為。我們想一想,為什么有些美容院老板技術很好,顧客信譽度很高,但開了七、八年美容院始終就是四五張床位呢?而有些美容院老板技術并不怎么樣,個人的信譽也不是很好,而只是開了三年就由三四張床位一下子發(fā)展成幾十張床位,并且效益很好,人才也不是易流失呢?這里的奧秘就是老板能掌握管理幅度,跳出事務型管理的圈子。我認為,美容院發(fā)展到4個人(也就是一個老板,三個美容師),美容院老板就應該從事務管理中跳出來。首先是授權,在三個美容師中選一個主管,讓日常的考勤考績、技術指導、顧客接待等事務由主管來負責。老板主外,主管主內。但特別注意的是,老板主外不可將權力授盡以致于被主管架空。管理關鍵是“度”的掌握。“度”沒有模式,也沒有傳統(tǒng),關鍵是適時量“度”。有效的管理應該掌握三個原則:(1)程序化原則。就是應該領班負責的事務,老板決不輕易插手;(2)組織化原則。當美容院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時,健全組織是必要的。如院監(jiān)、技術指導、保管、考績員等。但這一切都是兼職的,不可以美容師沒有“頭目”多,最后變得爭權奪利,爾欺我詐;(3)合理化原則。美容院是以服務為主的行業(yè),因為其特殊性,不可照搬其它行業(yè)的管理方法。應該“用心管理,管而不死”。
現(xiàn)在有很多美容院,不知從哪里學來了一套“科學管理法”,即首先設定一天“標準工作量”作為衡量美容師工作量的基準,然后搞一疊科學管理的表格,明確專人考核。工作量超過標準量的美容師,給予超額工資以表獎勵,若工作量達不到標準,則采取扣薪的方法以示懲罰。這就是過去在美國、歐洲及日本等普及一時的“糖果、標準、鞭子”的管理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能調動美容師的積極性,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多的工資,免遭處罰。但是,實踐證明:“科學管理”并不科學,其結果會導致美容師跳槽、美容院缺乏活力,最終陷入沒有創(chuàng)新,死氣沉沉的局面。美容師不同于工人、職員,她不是定向工作“工具”,她是靠服務來爭取顧客的附加價值,顧客之所以愿意掏錢是對美容師服務感覺滿意的回報。可以說:美容師掙的是不可以量化的“心理錢”。如果量化,只能將美容師服務減少,如果用簡單的獎勤罰懶,只能將服務質量降低。能力強的美容師“獎”多了,容易跳槽或自己開店;能力差的美容師罰急了容易改行或重行選擇老板。本人自創(chuàng)的美容院階梯式管理方法,希望能給予同行以啟發(fā)。即對能力強的美容師要多“口頭表揚”少“金錢表揚”;對差的美容師要少“口頭表揚”多“暗中激勵”。讓能力強的美容師時時刻刻有危機感,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全面提高美容師的整體素質。用“心”去留住美容師,而不是用錢去收買美容師
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對嗎?不對。不信,您問一問您的美容師:“你希望老板給您什么?”答案可能是:A、錢;B、穩(wěn)定的職業(yè);C、老板器重我;D、展示自己的能力;E、得到老板的稱贊;F、做我喜歡做的事情;G、給我廣泛的社會活動等。所以說:美容院老板用“扣錢”和“獎錢”的管理手段顯然是錯誤的。有一則“趕驢比賽”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啟示。甲與乙參加趕驢比賽。比賽的規(guī)則非常簡單: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驢子由一端趕到另一端,走完規(guī)定的路程就算贏家。甲站在驢子的背后用鞭子抽打驢子的臀部,因驢子怕打,打一下就跑幾步,當甲打累了,驢子也就不跑了。結果整整花了甲一個多小時才把驢子趕到終點。乙則騎在驢子的背上,手中拿著一根竹竿,竹竿盡頭掛著一串葡萄,這串葡萄剛好垂在驢子眼前不遠,驢子因想吃葡萄,所以拼命往前追趕,結果只花半小時就將驢子趕到了終點。我們可將上一故事中的甲乙兩人比著美容院老板。把驢子比喻作美容師,把比賽的終點看成美容院所追求的目標。美容院老板為了實現(xiàn)目標,必須借助于美容師的努力。基于此,有的美容院老板會向甲那樣用高壓的手段來驅使美容師,而有的美容院老板則象乙那樣以滿足美容師的需要為手段,促使美容師朝美容院的目標前進。前一種是消極性激勵,而后一種是積極性激勵。由此可知,消極性激勵只能行之一時,而積極性激勵是更值得提倡,也就是說,美容院的管理不能簡單地用“獎罰”金錢來完成,應該在美容師的需要上細分,讓每一個美容師都有追求,看到希望,為美容院的共同目標而奮斗。我們推銷產品的實質是推銷產品的利益,美容院老板要想美容師聽從您、喜歡您,死心踏地的為您賣命,您就必須推銷自己能給每個美容師帶來利益,只要您時時刻刻考慮美容師的需要,您就能留住這個美容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