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牛肉起步比日韓還要晚,差不多在十年前我才看到有人投資飼養(yǎng)肉牛。牛肉的肉質大大改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不再單單是那些老黃牛肉。
有一些朋友認為西方人長得魁梧是因為從小就有條件吃牛肉,所以也鼓勵小孩吃牛肉。那些較大眾化的連鎖西餐廳開得滿街都是,總是看到吃牛排的小孩比大人還要多,而且食量驚人。這一代的小孩比我們幸福得多,算是一種奢侈的進步。
牛年說吃牛不知道是否不敬,但牛卻也是肉類里面爭議性較大的一種,我的身邊就有不少人不吃牛肉,起碼有四種理由:我的奶奶輩不吃是因為當時所宰的牛都是老耕牛,是因年老體力不支,不能下田工作才被宰殺成為肉食,農村婦女不忍心辛苦了一輩子的老牛落得如此下場,所以一般都拒絕吃牛肉,況且這些老牛肉一點都不好吃,不吃也不會覺得可惜;另外就是因為宗教理由,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都不容許吃牛肉;第三種原因就是有些人相信牛肉有毒素,對皮膚和身體都不好,這種說法很難找到根據(jù),我估計可能是從第一種原因衍生出來的謠言,旨在勸人少殺牛;第四種理由就很直接,因為牛肉有臊味,不是每人都可以接受,喜歡吃牛肉的人覺得牛肉就是要臊味才好吃,有些人則感到惡心。
不管怎么樣,中國人從來都不把牛肉作為主要的肉食,北方有土豆燉牛肉、廣東有番茄煮牛肉和潮州牛肉丸,這些都只算是小吃和家常菜。由于我們對牛肉不重視,牛肉的質量自然也不好,所以傳統(tǒng)上不會把牛肉用在高級宴會中,沒有一個有代表性的中國菜是以牛肉作原料的,直到近年才有些改變。
這種情況在日本和韓國也一樣,吃牛肉是受到西方影響,不是傳統(tǒng)文化。盡管日本的神戶牛肉已經在全球成為了牛肉的極品,牛肉也是只在19世紀才被西方人引進到日本,并開始發(fā)揚光大;韓國人吃牛的習慣起步更晚,聽說是從上世紀50年代,休戰(zhàn)以后才開始由美國人引進的,不要理所當然以為在韓國的餐廳能吃到牛肉,因為牛肉在韓國還是很貴,一般餐廳只賣豬肉和雞肉等較為便宜的肉類,跟我們北京差不多在任何一家韓國餐廳都可以找到牛肉的情況不一樣。雖然韓國出產的牛肉缺乏日本神戶牛般的名氣,可是他們卻能把牛肉做得很好,包括中國人比較難以接受的生吃牛肉。我和一些西方美食家都認為韓國式生牛肉是最好吃的牛肉生吃做法,比法國式的生牛肉“牛肉韃靼”更好,它的分量一般不太大,把上等的牛肉切成絲,拌上糖、醋和醬油,再加生菜和蘋果絲,當做餐前小菜來吃,比起吃一大塊牛排感覺上好多了。要吃到這個菜,不必費心去韓國找,到北京比較大型的韓國餐廳就可以找到。
中國人吃牛肉起步比日韓還要晚,差不多在十年前我才看到有人投資飼養(yǎng)肉牛,牛肉的肉質大大改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不再單單是那些老黃牛肉。我有一些朋友認為西方人長得魁梧是因為從小就有條件吃牛肉,所以也鼓勵小孩吃牛肉。那些較大眾化的連鎖西餐廳開得滿街都是,總是看到吃牛排的小孩比大人還要多,而且食量驚人。這一代的小孩比我們幸福得多,算是一種奢侈的進步。
美食私用物 最好吃的牛肉面
很多中國人還是不習慣吃牛排,一大塊肉放在面前,吃起來好像沒有什么文化?墒俏覀兂愿邫n牛肉的量并不小,只是吃法不同。在火鍋涮肉店中,各種牛肉應有盡有,我們就是喜歡把牛肉切成薄片然后涮著來吃。我還是很懷念我們的傳統(tǒng)吃法,此時不能不提起的就是蘭州牛肉面。去年到過蘭州尋找最好的牛肉面,結論是一般小店里面賣三五元一碗的貨色不會帶來驚喜,最好的要賣到12元一碗,位于當?shù)厮闶亲罡邫n的飛天大酒店,如果墨爾本的“勇記”越南牛肉粉要在“牛肉面” 的擂臺上找對手,我會提名飛天大酒店。(供圖/華蓋 夏仲邦 港產北京人。全球最大葡萄酒生產銷售商美國星座的中國區(qū)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