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圖書分類展示怎樣引導讀者
[日期:2009-08-27 ]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佚名 |
|
一個書店可以有不同的區(qū)域設置方法,可以按不同思路的擺放圖書。不管采取什么方式設置區(qū)域、擺放圖書,其目的不外乎兩點:首先是為了能更好地引導讀者,使其能方便地選購所需要的圖書;其次是方便書店內(nèi)部進行有序的管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書店分類架上的圖書陳列擺放,應該遵循以下原則:邏輯思路清晰,主題設置生動,引導方法有效。
第一原則 邏輯思路清晰
如何做到邏輯思路清晰?主要是根據(jù)書店的定位和目標顧客群情況,嚴格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確定各個區(qū)域和大類別里的分類線!
這種邏輯關系主要是通過一個一個的分類牌連接具體體現(xiàn)出來。不但兩個書架之間的分類牌要有連接的邏輯關系,而且同一個書架的每一格也可以考慮體現(xiàn)一定的邏輯關系——這種邏輯關系可以用導讀標識(導讀條)注明,讓讀者清晰地感覺到!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清晰的分類書架針對不同類型的讀者各起什么作用?
首先,針對那些理性的、有目的的購書者,他們選書主動性較強,書店嚴格按照一定的思路和邏輯關系排列擺放圖書,且連貫有序,可保持讀者興趣的連續(xù)性,從而引導讀者順著這個思路去找所需要的圖書,節(jié)省尋找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分類架上陳列的書應該囊括店內(nèi)該類別所有的圖書。這樣不但不會漏掉任何一本讀者感興趣的圖書,有些隱藏的品種也很可能被讀者發(fā)現(xiàn),讓好書真正能找到“知音”。比如,在當代文學類的圖書架上,如果按照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那么某個作家全部作品就應該集中陳列在一起,這樣,讀者就能發(fā)現(xiàn)該作家所有的作品,從而購買自己缺少的品種!
其次,針對隨機性的、目的不甚明確的讀者,書架上嚴格邏輯關系的有序展示,不但能吸引讀者眼球,也能激發(fā)其繼續(xù)往下看的愿望,這樣就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增加買書幾率!
有時候,書架上清晰的分類線,按照一定順序設置的導讀條,還可以傳遞給讀者一定的知識,加深讀者對書店的認可。如哲學類圖書,如能按其發(fā)展歷史將各流派標注分類,可以讓讀者了解哲學發(fā)展的大致歷史概況,以及各流派分別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等!
第二原則 主題設置明確
我們知道,一篇文章標題是否吸引讀者,是能否使讀者繼續(xù)往下看的關鍵。同樣的道理,一個書店圖書分類如何設置,分類名稱即圖書的主題如何設置,也是能否吸引讀者關注這個書架,進而瀏覽該書架的一個重要因素。有時,同樣的圖書組合,取個有吸引力的名字往往能一下子就抓住讀者的眼球!
由于每家書店的顧客定位不同、大小規(guī)模不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書店一成不變地照搬其他書店的區(qū)域規(guī)劃和分類擺放方法,不一定有效。我們在設置分類主題的時候,既要考慮學科的知識性,也要貼合顧客購買特點和喜好。
不講究學科的知識性和嚴肅性,一味地迎合讀者趣味的分類方法,我是不贊成的。同樣,不考慮讀者閱讀興趣的變化,完全根據(jù)嚴格的學科特點分類,往往失去新鮮感和生動性,使得讀者興趣大減,對銷售效果也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比如,有關娛樂界的人物傳記類圖書,很多是圖文并茂形式的,如果按照學科設置成“人物傳記”類,就不能吸引人,而設置成“畫說明星”就生動得多。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只要我們能抓住內(nèi)容特點和讀者的興趣點,就能找到很好的主題。
第三原則 引導方法有效
我想重點講講如何使書架低層的圖書吸引到讀者注意的問題。
一般來說,讀者很容易看到書架的上面幾格,而不易關注低層的圖書,尤其是那些沒有明確找書目的、隨意性較強的讀者更是如此。
如何讓書架低層的書得到讀者的注意?我建議書店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在不違反分類線順序的原則下,可盡量將復本量少(一兩本)、且厚度較薄的書陳列于讀者方便看到的地方;而復本量大、書身體積大、容易引起注目的書放于低層!
二、如果由于書架每格的順序不便調(diào)整,必須放置在低層的書,書店可在書架上增貼引導條,告訴讀者最下面是哪些書,以吸引讀者往下看!
三、低層的書盡量平面展示,以引起讀者的注意!
四、放置低矮的小板凳或坐墊,讓讀者坐下來,這樣一來,讀者也容易看到低層書架上的書!
五、對于那些有代表性的、有價值的好書,因放在低層位置而不能引起讀者注意的,書店可選擇放在平臺上多做展示。
錄入:mp066